题目内容

来自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及原中央苏区的1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到中央单位的225名()参加培训。

A. 挂职干部
B. 遴选干部
C. 选调干部
D. 借调干部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阅读艾青《我爱这土地》,然后回答试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33、“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分别象征着什么?(4分)
这首诗前后两部分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4分)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阅读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30、在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4分)
请把这段话中的两个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2分)
作者为什么“不敢给一个回答”?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4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24、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2分)
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4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阅读罗素《我为什么而活着》,然后回答试题。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是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爱情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类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迭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36、作者一生受到哪三种激情的支配?它们之间有何联系?(4分)
找出第二段中表示顺序的词,并说明这样表述的好处。(4分)
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结构?(2分)
请帮忙给出每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