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该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其201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内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1)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2014年9月30日与乙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将位于城区的办公用房转让给乙公司。合同约定,办公用房转让价格为3100万元,乙公司应于2015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项;甲公司应协助乙公司于2015年2月1日前完成办公用房所有权的转移手续。甲公司该办公用房系2009年3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成本为49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14年9月30日签订销售合同时未计提减值准备。2014年度,甲公司对该办公用房共计提了240万元折旧,相关会计处理如下:借:管理费用240贷:累计折旧240 (2)2014年3月3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合同,自丙公司购买不需安装的设备供管理部门使用,合同价格600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的影响),该设备当日运抵甲公司并投入使用。因甲公司现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约定价款自合同签订之日起满1年后分3年支付,每年4月1日支付2000万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014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6000贷:长期应付款6000借:管理费用900贷:累计折旧900 (3)2014年6月30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2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40年。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2014年6月30日预计4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万元(金额较大)。假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记入"生产成本"科目,2014年下半年生产的产品尚未完工。甲公司2014年对上述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固定资产200000贷:在建工程200000借:生产成本2500贷:累计折旧2500假定在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下确定的折现率为10%。已知:(P/F,10%,40)=0.0221;(P/A,10%,3)=2.4869。 要求:根据资料(1)至(3),逐项判断甲公司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并编制有关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有关差错更正按当期差错处理,且不要求编制结转损益的会计分录)。


    问答题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有关资料如下。(1)2012年2月2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464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788.80万元,支付运杂费8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甲公司安装设备时,领用自产的产成品一批,成本为368万元,同类产品售价为450万元;支付安装费用3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的薪酬80万元。 (2)2012年6月20日,该机器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额。 (3)2013年末,甲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12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2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均不改变,但预计净残值变更为120万元。 (4)2014年6月30日,甲公司决定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当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款369.2万元。 (5)改造过程中替换一主要部件,其原价为104万元,替换的新部件的价值为150万元。 (6)2014年9月30日,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改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同时对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仍然为1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不为整数的,保留两位小数。 要求:(1)计算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2)判断2013年末该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如减值,计算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 (3)说明该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替换新部件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4)计算2014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问答题

    A公司为一生产制造企业。2012年度,A公司发生的固定资产的交易事项如下。(1)5月30日,A公司出售了一台报废的设备,取得的残值收入为50万元,处置日,该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已计提折旧200万元,计提减值60万元,出售时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 (2)6月30日,A公司从B公司处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该安装由B公司来完成。A公司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0万元,其中,该设备的价款为270万元,安装费用为30万元。9月30日,该生产设备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假定该设备的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3)12月31日,A公司与C公司签订了一份大型设备购货合同。购货合同约定,该设备的总价款为3000万元,A公司因资金周转问题,于当日支付1000万元的货款,剩余的货款在未来4年内支付,从2013年起,于每年年末支付500万元。A公司当日收到该设备,并开始安装,到2013年3月31日安装完成,支付安装费用20万元。2012年12月31日,银行的贷款利率为6%。[(P/A,6%,4)=3.4651,(P/F,6%,4)=0.7921]假定不考虑增值税等其他因素。 要求:(1)根据资料(1),计算该处置业务对损益的影响金额,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计算确定该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成本及2012年年末的账面价值。 (3)根据资料(3),计算该设备在2012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如何列示,并说明列示金额;计算2012年末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


    问答题

    赛迪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有关资料如下。(1)2×12年2月2日,赛迪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设备价款464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788.80万元,支付运杂费8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赛迪公司安装设备时,领用自产的产成品一批,成本368万元,同类产品售价为450万元;支付安装费用3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的薪酬80万元。(2)2×12年6月20日,该机器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3)2×13年年末,赛迪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12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20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均不改变,但预计净残值变更为120万元。(4)2×14年6月30日,赛迪公司决定对该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当日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款369.2万元。(5)改造过程中替换一主要部件,其原价为104万元,替换的新部件的价值为150万元。(6)2×14年9月30日,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改扩建后固定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改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同时对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不变,仍然为120万元。(7)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答案中的金额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不为整数的,保留两位小数。要求:(1)请说明固定资产安装时,哪些支出分别以多少金额计入固定资产成本;(2)请判断2×13年年末该固定资产是否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如需计提,请计算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3)请说明该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过程中,替换新部件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4)请计算2×14年该项固定资产应该计提的折旧额。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2013年至2015年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业务资料如下:(1)2013年12月1日,甲公司购入一条需要安装的生产线,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生产线价款为1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70万元;发生保险费3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2)2013年12月1日,甲公司开始以自营方式安装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2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5万元,没有发生其他相关税费。该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日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净残值为12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4)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对该生产线进行检查时发现其已经发生减值。甲公司预计该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为708万元;该生产线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600万元。该生产线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8万元,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5)2015年6月30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该生产线进行改良。当日,该生产线停止使用,开始进行改良。在改良过程中,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总价款122万元。(6)201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并于当日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5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未发生减值。 要求:(1)编制2013年12月1日购入该生产线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13年12月与安装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 (3)编制2013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14年度该生产线计提的折旧额。 (5)计算2014年12月31日该生产线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6)编制2015年6月30日该生产线转入改良时的会计分录。 (7)计算2015年8月20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该生产线的成本及2015年度该生产线改良后计提的折旧额。(答案中涉及"应交税费"科目,必须写出其相应的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


    问答题

    GS公司2×13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1月1日,与PE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PE公司80%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购买日,GS公司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PE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4000万元。假定GS公司和PE公司合并前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购买日,PE公司有一项正在开发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生产工艺专有技术,已资本化金额为900万元,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GS公司取得PE公司80%的股权后,PE公司继续开发该项目,购买日至年末发生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开发支出1100万元。该项目年末仍处于开发阶段。(2)1月1日,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实际成本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50年,取得当日,GS公司在该地块上开工建造办公楼。至2×13年12月31日,办公楼建造完成并连同土地使用权对外出租,累计发生资本化支出2500万元。(3)7月1日,GS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从A公司购入X专利权,另支付相关税费90万元。该专利权预计使用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当日,GS公司与B公司签订协议,B公司承诺4年后以90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专利权。(4)经董事会决议,GS公司于2×13年12月31日与C公司(非关联公司)签订一项不可撤销的旧设备转让协议,约定于2×14年2月向C公司交付一台旧生产设备,转让价格为100万元。该设备账面原值为400万元,截至2×13年12月31日已累计计提折旧2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GS公司预计交付该设备还将发生运输费等处置费用15万元。要求:(1)根据资料(1),判断2×13年年末,该生产工艺专有技术是否应在合并报表中列报,若应列报请说明列报的项目并计算列报金额,若不应列报请说明理由。(2)根据资料(2),判断对外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在2×13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项目并说明理由。(3)根据资料(3),判断X专利权的摊销期限并计算2×13年的摊销额。(4)根据资料(4),简要说明GS公司该项设备于2×13年12月31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火星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