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 B. 3.0 C. 4.0 D. 5.0
A. VLAN技术可以将一根规模较大的冲突域隔离成若干个规模较小的冲突域 B. VLAN技术可以将规模较大的二层广播域隔离成若干个规模较小的二层广播域 C. 位于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之间无法通信 D. 位于同一VLAN中的计算机可以进行二层通信
A. IEEE802.1Q帧在Tag中的VID实际有效值可以是1 B. IEEE802.1Q帧在Tag中的VID实际有效值可以是1024 C. IEEE802.1Q帧在Tag中的VID实际有效值可以是2048 D. IEEE802.1Q帧在Tag中的VID实际有效值可以是4096
A. VLAN10 B. VLAN 20 C. VLAN1 D. VLAN 100
A. 允许通过的标签 B. 默认PVID C. MAC 地址对应 D. STP disable 状态
A. 4.0 B. 32.0 C. 12.0 D. 8.0
A. BPDU B. PVID C. untagged frame D. tagged frame
A. BPDU B. PVID C. MAC 映射表 D. IP 地址
A. 目的MAC 地址 B. 交换机源MAC 地址 C. VLAN ID D. 交换机桥ID
A与B用户划到同一个VLAN B. C用户划到与AB不同的另一个VLAN C. A,B用户主机地址必须在同一网段 D. 分别将连接三台主机的交换机接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