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诗》 B. 《书》 C. 《礼》 D. 《易》 E. 《论语》
A. 孔子的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和“礼” B. “仁”是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落实到政治上是提倡“仁治”,孔子提倡“仁治”,反对苛政 C. “礼”是西周等级制度,孔子十分赞赏西周政治制度 D. 孔子在政治上提倡“礼治”,要求君臣父子、亲疏贵都安分守己,不能超越 E. 主张“人性善”,但认为后天环境会让一些人丧失善性,因此很强调成长教育。
A. “人性善”,但认为后天环境会让一些人丧失善性 B. 强调成长教育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实行“仁政” E. 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旧贵族特权
A. 汉初开始恢复儒学 B. 出现今文经与古文经两派 C. 西汉儒学家董仲舒是今文经学代表人物 D. 汉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中国正统思想 E. 东汉时期,政府打破门户之见,统一了今文经和古文经
A. 《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大学》 E. 《中庸》
A. 理学将世界本体归结为“道”或“理”所产生 B. 认为“人性善”,恢复善性最好的方法是“存天理,灭人欲” C. 理学的“天理”是封建的“三纲五常 D. 理学的“天理”是佛教的“五戒”“八戒” E. 理学使中国人思想更僵化,社会风气更保守
A. 清代儒学脱离政治,重视考证经书的音韵、文字、训诂并延伸到古籍的校勘、辑佚、辨伪,形成考据学派 B. 清代考据学派肇始于顾炎武,后来形成吴派和皖派 C. 吴派主张“凡古必真”“凡汉皆好”“唯汉是信” D. 皖派主张以语言文字作为治经的途径 E. 考据学派证实了很多儒学经典为前人伪作
A. 世卿世禄制 B. 禅让制 C. 察举制 D. 征辟制 E. 科举制
A. 有完善的官学体系,中央有国子监,地方有府学和县学 B. 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两轮 C. 排名分三等,称“三甲 D. “三甲”发榜时用黄纸书写,故称金榜题名 E. 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以儒家、道家经典为主,格式限定为八股文
A. 关汉卿 B. 白朴 C. 马致远 D. 郑光祖 E. 王实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