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6天 B. 8天 C. 10天 D. 12天 E. 14天
A. 出生后4~7天出现 B. 女婴可见,男婴不发生 C. 如蚕豆或核桃大小 D. 因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E. 切勿挤压,以免发生感染
A. lgM B. lgG C. lgA D. IgD E. IgE
A. 觅食反射 B. 吸吮反射 C. 握持反射和 D. 条件反射 E. 拥抱反射
A. 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 B. 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C. 消化道黏膜通透性低,引起中毒症状 D. 新生儿唾液分泌少,容易发生鹅口疮 E. 消化道淀粉酶不足,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
A.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 B. 7~14天最明显 C. 一般情况良好 D. 消退后不明显 E. 早产儿黄疸表现较重
A. 给予保暖 B. 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C. 擦洗皮肤 D. 与母亲在一起 E. 低流量吸氧
A. 呼吸道管腔狭窄 B. 呼吸道黏膜柔嫩 C. 气道血管丰富 D. 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 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
A. 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称新生儿 B. 出生后生命体征正常,无任何疾病状态的新生儿称正常新生儿 C. 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某种严重疾病而需要监护的新生儿称高危新生儿 D. 胎龄≥37周并<41周的新生儿称足月儿 E. 胎龄≥42周的新生儿称过期产儿
A. 足月儿出生时肾脏功能仍不成熟 B. 肾小球滤过功能与成人相似 C. 肾脏的稀释功能正常,浓缩功能较差 D. 排出同量的溶质比成人多消耗2~3倍水 E. 浓缩乳或牛乳喂养的新生儿应适当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