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地中海贫血 B. 红细胞呈靶形—缺铁性贫血 C. 红细胞呈缗钱状—溶血性贫血 D. 红细胞呈小球形—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E. 红细胞呈盔形、三角形及碎片—DIC
A. 正常男性周围红细胞数(4.0-5.5)×10^12/L B. 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 C. 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小时 D. 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成熟细胞约为1:1 E. 正常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
A. 正常男性周围血红细胞数(4.0-5.0)×10^12/L B. 正常人周围血白细胞数(4-10)×10^9/L C. 正常人红细胞沉降率<20mm/1hm D. 正常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成熟红细胞与有核细胞之比为1:1,粒细胞为5:1 E. 正常成年人周围血网织红细胞0.5-1.5
A. 染色质小体 B. 胞浆嗜多色性 C. 杜勒氏小体 D. 卡波氏环 E. 红细胞大小不一
A. 网织红细胞计数0.5%~1.5% B. 男性血沉0~15mm/h C. 血小板计数(10~30)×10^9/L D. 男性:血细胞比容40%~50% E. 白细胞(4.0~10.0)×10^9/L
A. 脱氧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B. 核糖核酸等嗜酸性物质 C. 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D. 脱氧核糖核酸等嗜酸性物质 E. 脱氧核糖核酸及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
A. 0.1%~1.1% B. 0.2%~1.2% C. 0.3%~1.3% D. 0.4%~1.4% E. 0.5%~1.5%
A. 溶血性贫血 B. 缺铁性贫血 C. 失血性贫血 D. 再生障碍性贫血 E. 巨幼细胞性贫血
A. 缺铁性贫血 B.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 溶血性贫血 D.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A. 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亢进 B.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C. 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D. 机体免疫功能旺盛 E. 红细胞生成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