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红细胞生成增多 B. 红细胞生成减少 C. 血浆容量减少 D. 血浆容量增多 E.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
A. 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感染性贫血 B. 红细胞生成减少—再障 C. 红细胞慢性丢失过多—缺铁性贫血 D. 骨髓红细胞生成被干扰—伴随白血病的贫血 E. 造血原料缺乏—巨幼细胞性贫血
A. 新生儿 B. 高原生活 C. 频繁腹泻 D. 严重的肺气肿 E.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A. 红细胞计数 B. 红细胞形态 C. 血红蛋白定量 D. 红细胞沉降率 E. 网织红细胞计数
A. 男性50%~60%,女性40%~50% B. 男性30%~50%,女性25%~40% C. 男性40%~50%,女性37%~48% D. 男性60%~70%,女性45%~50%
A. 血清是血液离体后血块收缩所分离出的微黄色透明液体 B. 血浆是不含纤维蛋白原的抗凝血 C. 抗凝血一般是指血液加抗凝剂后的全血 D. 脱纤维蛋白全血指用物理方法促进全部纤维蛋白缠绕于玻珠上而得到的血液
A. 血液pH正常参考范围为7.35-7.45 B. 血浆呈淡黄色,主要是胆红素所致,其含量为12μmol/L左右 C. 正常血液量为体重的1/8左右 D. 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
A. 网织红细胞0.005~0.015 B. 白细胞计数(4.0~10.0)×10^9/L C. 嗜酸性粒细胞0.5%~5% D. 嗜中性粒细胞20%~40% E. 血小板数(100~300)×10^9/L
A. 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B. 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C. 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D. 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
A. MCV B. MCH C. MCHC D. RD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