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表面吸附作用 B. 后沉淀现象 C. 混晶作用 D. 包藏
A. 吸留 B. 混晶 C. 包藏 D. 继沉淀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A. 在加热的情况下,慢慢滴加稀(NH4)2C2O4 B. 采用均匀沉淀法,并延长陈化时间 C. 缩短陈化时间,并再沉淀一次 D. 沉淀时加强搅拌,并增加洗涤次数
A. Mr(As2O3)/Mr(AgCl) B. 2Mr(As2O3)/3Mr(AgCl) C. 3Mr(AgCl)/Mr(As2O3) D. Mr(As2O3)/6Mr(AgCl)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一定
A. 3.59 B. 10.43 C. 4.5 D. 9.41
A. 聚集速度主要由沉淀物质的本性决定 B. 定向速度主要决定于沉淀条件 C. 定向速度大于聚集速度时,将形成晶形沉淀 D. 冯韦曼经验公式中有定向速度
A. 开始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后来增大是由于盐效应 B. 开始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后来增大是由于配位效应 C. 开始减小是由于盐效应,后来增大是由于酸效应 D. 开始减小是由于配位效应,后来增大是由于酸效应
A. 热电解质溶液 B. 热水 C. 冷水 D.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