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引流前向患者讲解配合方法 B. 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C. 每次引流的时间可以从5~10分钟开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调整 D. 痰液较多患者应让其快速大量咳出 E. 若患者出现咯血头晕等,立即中止引流
A. 确定引流体位很重要 B. 引流可在进餐前30min完成 C. 每天可引流1~3次 D. 每次引流时间可持续15min E. 引流后辅以雾化吸入可增加引流效果
A. 取坐位或健侧卧位 B. 左侧卧位 C. 右侧卧位 D. 左侧卧位,床脚抬高30~50cm E. 右侧卧位,床脚抬高30~50cm
A. 慢性咳嗽 B. 大量脓痰 C. 反复咯血 D. 咳痰与体位变化有关 E. 呼吸困难
A. 痰中带血丝 B. 微小量咯血 C. 小量咯血 D. 中等量咯血 E. 大量咯血
A. 让病人情绪放松 B. 解释咯血原因 C. 取患侧卧位 D. 借助屏气以减少出血 E. 必要时将血吸出
A. 准确记录咯血量 B. 指导病人有效咳痰 C. 立即清除呼吸道内血块 D. 给予氧气吸入 E. 给予呼吸兴奋剂
A. 端坐卧位 B. 患侧卧位 C. 健侧卧位 D. 头低脚高位 E. 头高脚低位
A. 体温38.5-39.5摄氏度 B. 血压多在80/60mmHg以下 C. 脉搏大于90次/分 D. 四肢温暖、潮湿 E. 白细胞10*109/L
A. 细菌性肺炎 B. 间质性肺炎 C. 病毒性肺炎 D. 非典型肺炎 E. 真菌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