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采用强热量 B. 采用胸部前后对置法,间隙8~10cm C. 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D. 小儿治疗应减少治疗时间,1岁以内8分钟即可 E. 常采用前胸部并置法
A. 用力叹气 B. 用压舌板辅助软腭抬高 C. 用软毛刷刺激软腭 D. 舌运动训练 E. 用冰块刺激软腭
A. 进食体位,一般选择半卧位及坐位下配合头颈部运动 B. 严禁在水平仰卧及侧卧位下进食 C. 食物性状选择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D. 进食最好定时定量,按一定比例进行 E. 容易吞咽食物的特征为密度均一、流质
A. 一对一训练 B. 自主训练 C. 交流策略训练 D. 集体训练 E. 家庭训练
A. C5 B. C6 C7 D. C8 E. T1
A. 伸出左腋杖→伸出右腋杖→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 B. 同时伸出两支腋杖→两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附近 C. 伸出左腋杖→迈出右脚→伸出右腋杖→迈出左脚 D. 一侧腋杖和对侧足同时伸出→余下的腋杖和足再同时伸出 E. 先将肌力较差的一侧脚和两侧腋杖同时伸出→再将对侧足伸出
A. 脑部损伤患者最初的训练时间应限制在30分钟以内 B. 长时间训练比短时间的多频率训练的效果要好 C. 患者有疲倦迹象要及时调整时间,或缩短训练时间 D. 每次训练开始时从对患者容易的课题入手 E. 可安排为上午、下午各1次
A. 柔软、密度及性状均一 B. 有适当的黏性、不易松散 C. 易于咀嚼,通过咽及食管时容易变形 D. 无须咀嚼的液体 E. 不易在黏膜上滞留等
A. 录音机 B. 镜子 C. 训练用卡片 D. 一杯水 E. 压舌板
A. 收缩压 B. 舒张压 C. 每搏输出量 D. BMI指数 E.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