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唇及鼻部 B. 上唇及整个面部 C. 上唇及双颊部 D. 上唇以上的面部 E. 上唇、鼻及颊部
A. 用退热药以后 B. 间歇期 C. 寒战高热期 D. 静脉滴注抗生素时 E. 抗生素输入后
A.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炎症易于扩散 B.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炎症易于局限 C. 大肠埃希菌常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 D. 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 E. 脆弱拟杆菌是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性芽孢菌
A. 增强机体抵抗力 B. 防止损伤 C. 严格无菌操作 D. 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 E. 经常服用抗菌药物
A. 金黄色葡萄球菌 B. 溶血性链球菌 C. 铜绿假单胞菌 D. 大肠埃希菌 E. 破伤风梭菌
A. 热敷 B. 挤压 C. 2%碘酊涂抹 D. 石碳酸烧灼顶部 E. 待其自行吸收
A. 3~5天 B. 6~10天 C. 24小时 D. 10~14天 E. 15~21天
A. 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B. 穿刺抽出脓液并注入抗生素 C. 外用鱼石脂软膏 D. 少量多次输血 E. 切开引流
A. 口服 B. 皮下注射 C. 肌内注射 D. 静脉滴注 E. 分次静脉注射
A. 败血症 B. 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C. 脓血症 D. 吞咽困难 E. 呼吸困难,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