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容量分析法 B. 色谱法 C. 分光光度法 D. 重量法 E. 电化学法
A. 6次;≤2.0% B. 5次;≤2.0% C. 6次;≤1.0% D. 5次;≤1.0% E. 3次;≤2.0%
A. 0.5 μm B. 0.45 μm C. 0.6 μm D. 0.55 μm E. 0.35 μm
A. 使高氯酸的酸性增强 B. 要除去高氡酸中的水 C. 使滴定突跃增大 D. 避免发生乙酰化反应 E. 避免引入杂质
A. 入射光的波长 B. 吸光物质的多少 C. 液层的厚度 D. 液层的高度 E. 环境温度
A. 硬质玻璃 B. 软质玻璃 C. 石英 D. 透明有机玻璃 E. 任何材质
A. 红外检测器 B. 紫外-可见分光检测器 C. 热导检测器 D. 电子捕获检测器 E.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 硅胶 B. 氧化铝 C.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 D. 甲醇 E. 氨基
A. 保留时间 B. 分离度 C. 分配系数K D. 色谱峰高或峰面积 E. 拖尾因子
A. 重量分析法 B. 容量分析法 C. 永停滴定法 D. 电位滴定法 E. 比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