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卜辭”或“殷墟文字”。 B. “甲辭”或“商代文字”。 C. “骨文”或“殷墟文字”。 D. “獸甲文”或“朝歌文字”。
A. 15000 B. 1500 C. 3500 D. 35000
A. 河南安陽 B. 河南洛陽 C. 陝西西安 D. 陝西咸陽
A. 筆鋒消瘦 B. 多有方折 C. 刀筆味濃 D. 圓渾豐滿
A. 象形字、象意字 B. 形聲字、轉注字 C. 指事字、假借字 D. 象形字、假借字
A. 殷商王室的詩詞歌賦 B. 殷商王室占卜的記錄 C. 殷商之前的神話故事 D. 平民百姓的生活瑣事
A. 東漢時期的文字學家許慎; B. 東漢時期的經學家鄭玄; C. 清朝光緒年間的金石學家王懿榮; D. 現代著名學者郭沫若;
A. 郭沫若 B. 羅振玉 C. 王國維 D. 葉聖陶
A. 青銅器物 B. 金屬貨幣 C. 陶瓷器皿 D. 竹木簡帛
A. 鐘鼎文 B. 陶器文 C. 貴族文字 D. 皇家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