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5~1.0kPa B. 0.5~1.5kPa C. 0.5~2.0kPa D. 1.0~1.5kPa E. 1.0~2.0kPa
A. 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 B. 沿下丘脑-垂体束的轴突运输到神经垂体储存 C. 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D. 增加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的重吸收 E. 也称血管升压素
A. 基础代谢率增加 B. 基础代谢率降低 C. 散热增加 D. 产热减少 E. 体温降低
A. 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B. 挂线疗法 C. 局部换药治疗 D. 瘘管搔刮 E. 使用抗菌药物
A. 与直肠的分界线叫白线 B. 上端在尿生殖膈平面接续直肠 C. 在齿状线下方约1cm处的环形区域叫肛梳 D. 肛门内外括约肌均有括约肛门的作用 E. 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痔叫内痔
A. 左肾盂癌 B. 左肾囊肿 C. 左肾错构瘤 D. 左肾细胞癌 E. 左肾上腺肿瘤
A. 阴囊多普勒超声 B. 膀胱镜 C. B超 D. 静脉肾盂造影 E. 腹部X平片
A. 右肾切除术 B. 永久性右肾盂造瘘术 C. 右肾及输尿管全切除术 D. 拔除肾造瘘管,维持原状 E. 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成形术
A. 较轻的代谢性酸中毒常可以自行纠正 B. 肝功能不全、重度酸中毒者,提高HCO<sup>-</sup><sub>3</sub>1mmol/L,约补充11.2%乳酸钠2ml/始体重 C. 纠正酸中毒后应注意补钙,以免发生低血钙性手足抽搦 D. 纠正酸中毒后应及时补钾,防治低钾血症 E. 补碱宁少勿多,因为碱中毒的危害并不在酸中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