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电效应产生特性放射 B. 光电效应发生在诊断X线范围内 C. 70kVp以下光电效应为主要作用形式 D. 骨比软组织的光电吸收系数大 E. 以上全是
A. X线被照体吸收与散射后经屏/片体系转换形成 B. 利用了X线透射线的直进性 C. 透过被照体的透射线和散射线形成照片影像 D. 照片接受的散射线不形成影像 E. 利用了X线的穿透性
A. 是X线对胶片产生的感光作用 B. 照片密度是胶片对感光效应的记录 C. 照片密度始终与胶片的感光效应成正比 D. 影响感光效应的因素,也是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E. 感光效应公式为:E=k(Vp)<sup>n</sup>·A·t·s·V/(D<sub>2</sub>·T)
A. 伦琴 B. 布劳克 C. 柏塞尔 D. 布劳克和柏塞尔 E. 伦琴和布劳克
A. 1K B. 2K C. 4K D. 6K E. 8~10K
A. 180°、90°、180° B. 90°、180°、180° C. 180°、90°、90° D. 90°、180°、90° E. 180°、180°、90°
A. 流入性增强 B. 相位效应 C. 3D重建法 D. 时间飞跃 E. 黑血技术
A. 具有较高的质子密度 B. N(H)为高信号 C. 长T<sub>1</sub> D. 信号强度大 E. T<sub>1</sub>表现为高信号
A. 斜位扫描为主--斜位解剖位置难确立 B. 横断面扫描线与其气管垂直 C. 冠状扫描在矢状像和横断像定位 D. 矢状扫描在冠状像和横断像定位 E. 横断扫描在矢状像和冠状像定位
A. 选择10cm×40cm矩形表面线圈 B. 上端平第七颈椎,全部胸椎在线圈内 C. 定位灯横轴对准胸骨中心 D. 若线圈不够大可做分段扫描 E. 分段扫描包括T<sub>2</sub>~T<sub>11</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