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注意休息 B. 视近时可配戴+1.00D~+1.50D的近附加镜以减少调节 C. 需要配镜 D. 业余时间可用反转拍进行调节灵活度的训练 E. 减少持续用眼时间
A. 轻度远视是生理现象,如无症状,不需配镜 B. 中度远视眼可以直接用睫状肌麻痹下的验光结果配镜 C. 中高度远视者在保留生理性调节力的基础上给予矫正 D. 伴有内斜者,任何度数的远视均需要足矫 E. 如以瞳孔恢复后的验光度数试戴则不需扣除生理性远视的量
A. 30岁之前远视度数较稳定 B. 30岁之前配镜处方原则是矫正显性远视的度数甚至适当欠矫 C. 30岁以后调节力逐渐下降,隐形远视会慢慢变成显性远视 D. 30岁以后要足矫显性远视的度数 E. 19岁开始,隐性远视会慢慢变成显性远视
A. 近视度数变化最快的阶段 B. 一般每年有0.50D~0.75D的度数增加 C. 该阶段看近用眼较多,调节力相当强 D. 需要排除假性近视的可能 E. 该年龄段的近视必须用睫状肌麻痹剂验光
A. 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度数负镜片,同时能用眼舒适、持久 B. 最佳矫正视力、最高度数负镜片,同时用眼舒适、持久 C. 主觉验光处方即可以作为最终处方 D. 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度数负镜片 E. 最佳矫正视力、最低度数正镜片
A. 轻度远视患者,如无症状,可不矫正 B. 中度远视以上则应矫正 C. 视疲劳明显的患者哪怕是轻度远视也应矫正 D. 伴有弱视者,应矫正 E. 伴有内斜的轻度远视眼可不矫正
A. 该年龄段散光一般不会改变 B. 年龄适应能力较差,处方应保守 C. 如果散光变化不大,不影响日常生活需要时,可不调整 D. 如果散光变化较大,在考虑适应能力基础上,对处方进行适当调整 E. 散光轴向改变会更难适应
A. 视力降低和视觉疲劳 B. 视物变形 C. 视疲劳 D. 重影 E. 视混淆
A. 该年龄段对柱镜的适应性较差 B. 对于这一阶段的人开处方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问题 C. 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全矫,如果是轴向引起的不适,可以考虑对轴向进行处理 D. 如果是对度数不适应,可以适当欠矫或使用等效球镜进行部分矫正 E. 该年龄阶段不管散光度多大,都应全矫
A. 应遵守“保守”原则 B. 尽量较少改动原镜处方,特别是轴向的改动要谨慎 C. 散光眼伴有弱视,应适当欠矫 D. 年龄越大适应力越差,要越保守 E. 单纯散光者,如不影响视力,无视疲劳及视觉干扰,可不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