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04,乔治梅里爱 B. 1895,奥古斯特·卢米埃尔 C. 1895,卢米埃尔兄弟 D. 1904,埃德温鲍特
A. 卢米埃尔兄弟 B. 乔治梅里爱 C. 大卫格里菲斯 D. 埃德温鲍特
A. 停机再拍 B. 景别纵深 C. 剪辑 D. 推拉变焦
A. 视觉残留,残像原理 B. 色彩互补,视觉残留 C. 视觉残留,似动原理 D. 似动原理,心理补偿
A. 导演、编剧、演员 B. 时间、地点、人物 C. 画面、声音、剪辑 D. 镜头、景别、焦距
A. 他是电影史上第一个有意识进行艺术创作的先驱。 B. 他发明了多次曝光,摇晃摄影,快动作、慢动作等特技表现,至今仍在电影创作中使用。 C. 他拍摄了大量的排演片,电影的拍摄都是在摄影棚内完成的。 D. 他打破了戏剧的“三一律”。
A. 约翰·福特 B. 埃德温鲍特 C. 大卫·格里菲斯 D. 马丁·斯科塞斯
A. 视听语言作为一种表意工具,具有双重属性,即具象操作和思考。 B. 视听语言和文字语言相比,更为确实、直观,具有更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C. 视听语言的时空方式主要是抽象的时空意义,依托观众的经验想象进行还原。 D. 视听语言的表现不受时空的限制。
A. 《婴儿的午餐》 B. 《火车进站》 C. 《水浇园丁》 D. 《月球旅行记》 E. 《工厂大门》 F. 《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
A. 整部作品只有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就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就是一部影片。 B. 该片把地球、太阳、海洋等真实场景和想象的场景融合在一起,模拟神话剧的风格。 C. 这部影片的场景数量比卢米埃尔兄弟的短片多了很多。 D. 把事件分解成几个场景单元,通过场景组合,连接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