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酒依赖 B. 单相抑郁 C. 双相情感障碍 D. 精神分裂症 E. 药物依赖
A. 特质理论 B.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C.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D.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E. 精神分析理论
A. 氯丙嗪 B. 奋乃静 C. 利培酮 D. 氟哌定醇 E. 舒必利
A. 粒细胞缺乏 B. 心电图异常 C. 脑电图异常 D. 便秘 E. 恶心
A. 健康的人能把所有的经验都准确地符号化为意识 B. 自我观念和经验相协调 C. 以价值条件来引导自己的经验和行为 D.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E. 以实现趋向来指导经验和行为
A. 智力发育全面低下 B. 智力发育不平衡,语言性智商较操作性智商高 C. 机械记忆、空间视觉能力发育相对良好 D. 高智能型孤独症的智力水平高于同龄儿童的相应水平 E. 智力损害始于学龄期
A. 缩短病程 B. 有效治疗核心症状 C. 对症治疗,以便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和心理治疗 D. 促进脑功能发育 E. 病因治疗
A. 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 B. 心理治疗 C. 药物治疗 D. A+B+C E. B+C
A. 100~200mg,分2次服用 B. 150~250mg,分2次服用 C. 200~400mg,分2次服用 D. 150~300mg,分2次服用
A. 重复言语和动作 B. 模仿言语和动作 C. 强迫症状 D. 多动症 E. 秽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