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少阳三焦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 手阳明大肠经 D. 足少阳胆经 E. 手少阴心经
A. 跷脉 B. 维脉 C. 冲脉 D. 任脉 E. 督脉
A. 3寸 B. 4寸 C. 6寸 D. 8寸 E. 9寸
A. 3寸 B. 4寸 C. 5寸 D. 6寸 E. 8寸
A. 以清热导滞、活血散结为法 B. 取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C. 主方为上巨虚、天枢、地机、阑尾 D. 针刺用泻法 E. 发热者加曲池、内庭
A. 肩胛骨 B. 肩关节 C. 肩锁关节 D. 肩胛冈 E. 肩峰
A. 十二经的别络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B. 十二经的别络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 C. 督脉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 D. 任脉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E. 向心性循环
A. 《金匮要略》 B. 《伤寒论》 C. 《七松岩集》 D. 《丹溪心法》 E. 《内经》
A. 热病 B. 头面病 C. 背腰病 D. 脏腑病 E. 咽喉病
A. 每一肋骨间折作1.4寸 B. 第十一肋端至股骨大转子为9寸 C. 左右缺盆穴之间的宽度是8寸 D. 歧骨至横骨上廉为13寸 E. 腋以下至季肋作12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