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半月瓣关闭 B. 半月瓣开放 C. 房室瓣开放 D. 房室瓣关闭 E. 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管壁振动
A. 房室瓣开放 B. 房室瓣关闭 C. 动脉瓣开放 D. 动脉瓣关闭 E. 乳头肌及腱索的振动
A. P-R间期 B. P-R段 C. S-T段 D. QRS波群时间 E. Q-T间期
A. 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 B. 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 C. QRS三个波可见于心电图各个导联中 D. P-R间期超过0.22s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E. S-T段与P-R段水平表明心室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
A.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约为140ml B. 每搏输出量约70ml C. 第二心音由动脉瓣关闭所引起 D. 第一心音代表心室收缩开始 E. 左心房舒张末期压力为2.67~4.00kPa(20~30mmHg)
A. 心室舒张末期内压降低 B.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率增加 C. 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引起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 D. 移植后心动周期缩短 E. 静脉回流量增加,导致每搏输出量增加
A. 动脉血压升高,则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 B. 心舒末期容积增加,则心缩末期容积也增加,搏出量减少 C. 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舒末期容积也增加,搏出量增多 D. 心舒期时间过短,使心舒末期容积减少,搏出量减少 E. 心率过快,心室充盈缩短,搏出量减少
A. 每搏输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B. 心排出量/体表面积 C.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D. 心排出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体表面积
A.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 动脉血压升高 C. 心率减慢 D.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 快速射血期缩短
A. 心脏做功量 B. 心排出量 C. 动脉血压 D. 动脉血含氧量 E. 外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