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防止被危害人群的死亡 B. 尽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 C.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体系 D. 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法规 E. 积极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准备
A. 核实诊断 B. 开展实地调查 C. 结论报告 D. 现场预防 E. 现场讨论
A. 传染期 B. 潜伏期 C. 接触日期 D. 前驱期 E. 感染期
A. 早发现、早观察、早隔离、早治疗 B. 早报告、早观察、早治疗、早康复 C.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D.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康复 E.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A. 1987年 B. 1989 年 C. 2003 年 D. 2008年 E. 2009 年
A. 戴口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穿鞋套、戴手套 B. 戴口罩、穿防护衣、戴防护眼罩、戴防护帽、穿鞋套、戴手套 C. 戴口罩、戴手套、戴防护帽、戴防护眼罩、穿防护衣、穿鞋套 D. 戴口罩、戴防护眼罩、戴防护帽、穿防护衣、戴手套、穿鞋套 E. 戴口罩、戴防护帽、戴防护眼罩、穿防护衣、戴手套、穿鞋套
A. I级 B. Ⅱ级 C. Ⅲ级 D. IV级 E. 重大级别
A. 1周内 B. 2周内 C. 3个月内 D. 1个月内 E. 半年内
A. 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 B. 我国第一次出现的传染病 C. 全球首次发现的传染病 D. 间隔一定时间(通常 5 年以上)后再次出现的传染病 E. 重新命名的传染病
A. 初步分析本次事件的三间分布情况 B. 查找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控制疫情 D. 整理材料 E. 向领导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