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前脱位 B. 后脱位 C. 上脱位 D. 下脱位 E. 中心脱位
A. 局部疼痛 B. 皮下瘀斑 C. 下肢活动困难 D. 翻身困难 E. 骨盆挤压分离试验
A. T<sub>12</sub>~L<sub>1</sub> B. L<sub>2</sub>~L<sub>3</sub> C. L<sub>2</sub>~L<sub>3</sub> D. L<sub>3</sub>~L<sub>4</sub> E. L<sub>4</sub>~L<sub>5</sub>
A. 牵引治疗 B. 闭合复位,小夹板固定 C.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D. 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E. 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观察2~3个月,伸腕伸指不见恢复,再手术探查
A. 病因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B. 受累关节为不对称性、单发性 C. 原发性病理变化是一种非特异性滑膜炎 D. 早期出现乏力,全身肌痛,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全身症状 E. 病因可能与感染等因素有关
A. 固定1周后逐渐练习功能 B. 固定2周后逐渐练习功能 C. 固定3周后逐渐练习功能 D. 固定4周后逐渐练习功能 E. 保护性被动活动
A. 足背动脉搏动是否消失 B. 小腿及足部的皮肤温度和颜色 C. 患肢肿胀的程度 D. 有无感觉障碍 E. 患肢有无静息痛,足趾被动伸直有无障碍,伸趾时是否加剧疼痛
A. 肩关节脱位 B. 肘关节脱位 C. 桡骨小头半脱位 D. 腕关节脱位 E. 掌关节脱位
A. 单纯椎板减压 B. 前路病灶清除 C. 前路椎管减压 D. 支撑植骨 E. 后路病灶清除
A. 肱骨大、小结节交界处 B. 肱骨上端干骺端处 C. 肱骨头周围的环形沟 D. 肱骨头与肱骨干的交界处 E. 肱骨大、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