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销售不动产,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B. 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扣缴的税款 C. 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 承包的工程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E. 提供应税劳务,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A. 0 B. 0.2 C. 0.3 D. 0.6
A. 《国富论》 B. 《财政联邦主义》 C. 《地方支出的纯理论》 D. 《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实践》
A. 纠正政府间的纵向财政失衡 B. 纠正政府间的横向财政失衡 C. 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 D. 纠正某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外部性
A. 有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的冲动 B. 有诱发设租寻租收益的可能 C. 有委员会决策机制的特点 D. 面临不同偏好加总的困难
A. 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额时只能依法选定一种核定方法,并明确告知纳税人 B. 税务机关采用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 C. 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税务机关可以核定应纳税额 D. 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高,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A.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1700;贷: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00 B.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10000;贷:原材料10000 C. 借:营业外支出10000;贷:原材料10000 D. 借:营业外支出11700;贷:原材料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A. 借:在建工程5000;贷:库存商品5000 B. 借:在建工程4850;贷:库存商品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C. 借:在建工程585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 D. 借:在建工程4680;贷:库存商品4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680
A. 2.35 B. 2.45 C. 3.25 D. 4.05
A. 8.72 B. 9.02 C. 9.75 D. 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