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B. 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及刚度 C. 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抗裂度 D. 对构件强度进行检验
A. C20; B. C30; C35; D. C40;
A. 80N/mm2; B. 100N/mm2; C. 90N/mm2; D. 110N/mm2。
A. 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比先张法小 B. 后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与先张法相同 C. 先张法所建立的钢筋有效预应力比后张法小 D. 不一定
A. 不出现拉应力; B. 允许出现拉应力 C. 不出现压应力; D. 允许出现压应力。
A.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B.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应力总损失值不应小于80N/mm2; C.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预应力筋采用分批张拉时,应考虑后批张拉预应力筋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或伸长对于先批张拉预应力筋的影响; D.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且不应低于C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