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增殖型天疱疮 B. 落叶型天疱疮 C. 寻常型天疱疮 D. 红斑型天疱疮 E. 药物性天疱疮
A. 棘层松解 B.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C. 表皮下水疱 D. 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
A. 5%~15% B. 10%~35% C. 30%~70% D. 70%~90%
A. 口腔损害多为首发表现 B. 多累及中年人 C. 尼氏征阳性 D. 多见红斑鳞屑性损害 E. 好发于口腔、胸、背、头部
A. 正确 B. 错误
A. 剂量根据类型、损害范围而定,寻常型可高些 B. 治疗是否有效以有无新水疱出现为标准,如在1周内无明显的新水疱出现,则表示剂量足够 C. 皮损消退后可立即停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D. 在无新皮损出现、原有皮损开始好转后再维持1周以上即可逐渐减量 E. 在皮损大多消退后可予小剂量泼尼松长期维持,直至停止治疗
A. 中年以上患者 B. 儿童 C. 青年 D. 新生儿
A. 大疱性类天疱疮 B. 寻常型天疱疮 C. 疱疹样皮炎 D. 红斑型天疱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