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嘱患者伸舌,观察有无偏斜 B. 舌缘两侧厚薄不相等及颤动 C. 嘱患者张口,观察两侧软腭上抬是否有力,腭垂是否居中 D. 检查鼻唇沟及口角两侧是否对称 E. 嘱患者鼓腮或吹口哨,观察左右两侧差异
A. 跨域步态 B. 醉汉步态 C. 慌张步态 D. 剪刀样步态 E. 划圈样步态
A. T12~L2 B. L1~3 C. L2~4 D. L3~5 E. L5~S2
A. 巴宾斯基征 B. 戈尔登征 C. 霍夫曼征 D. 卡达克征 E. 克尼格征
A. Brudzinski征 Babinski征 C. Romgerg征 D. Kernig征 E. Weber综合征
A. 用针加适度压力在皮肤上划压 B. 几分钟后就会出现白色划痕(血管收缩) C. 正常持续1~5分钟即行消失,如果持续时间较长,提示有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D. 划压后很快出现红色条纹,持续时间较长(数小时),且逐渐增宽或皮面隆起,则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A. T12~L<sub>2</sub> B. L1~3 C. L2~4 D. L3~5 E. L5~S2
A. 用棉签轻触患者的皮肤或黏膜 B. 让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样痒的感觉 C. 正常人对轻触感不灵敏 D. 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E. 属浅感觉检查
A. 是指肢体作某些主动运动时肌肉最大的收缩力 B. 除肌肉的收缩力量外,还可以动作的幅度和速度来衡量 C. 是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D. 肌张力增加可表现为关节过伸 E. 肌张力增加见于周围神经病变
A. 是指锥体束受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释放出的踝和趾背伸的反射作用 B. 1岁半以内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出现病理反射现象 C. 成人在正常时亦可出现病理反射 D. 跟腱反射和膝反射属于病理反射 E. 肱二头肌反射是病理反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