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卡托普利 B. 硝酸甘油 C. 地高辛 D. 普萘洛尔 E. 地尔硫卓
A.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B. 促进前列腺素I2的合成 C. 抑制缓激肽的水解 D. 抑制醛固酮的释放 E. 抑制内源性阿片肽的水解
A. 排Na+利尿,降低血容量 B. 血管壁细胞内Na+减少,Na+-Ca2+交换减少,细胞内Ca2+减少,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C. 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 D. 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 E. 降低肾素活性
A. 阿替洛尔 B. 依那普利 C. 硝苯地平 D. 氢氯噻嗪 E. 伊贝沙坦
A. 氢氯噻嗪 B. 哌唑嗪 C. 普萘洛尔 D. 硝苯地平 E. 二氮嗪
A. β受体阻断药 B. α1受体阻断药 C. 利尿药 D. 扩血管药 E. 钙拮抗剂
A. 初期即有明显症状 B. 诊断临界值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C. 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缓进型 D. 可出现靶器官损害的临床表现 E. 约半数人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升高
A. 血压降低至120/80mmHg以下 B. 控制患者血压不再持续升高 C. 迅速降低患者血压,以规避并发症带来的风险 D. 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个月内将血压逐渐降低至目标水平,使血压控制良好平稳,对各靶器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要使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 E. 降压治疗方案除了必须有效控制血压,还应兼顾对糖代谢、脂代谢、尿酸代谢等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
A. 氨氯地平 B. 螺内酯 C. 卡维地洛 D. 依那普利 E. 利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