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皮肤颜色 B. 脉搏 C. 肌张力 D. 呼吸 E. 喉反射
A. 有使宫口逐渐开大、胎先露逐渐下降的作用 B. 宫缩时宫体平滑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比原来变短变粗 C. 宫缩达高峰时,宫体隆起变硬 D. 子宫下段收缩力最强最持久 E.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扩展至整个子宫
A. 临产前 B. 第一产程活跃期 C. 第一产程潜伏期 D. 第二产程 E. 第三产程
A. 下降 B. 内旋转 C. 俯屈 D. 衔接 E. 仰伸
A. 胎头拨露 B. 宫口开全 C. 胎头着冠 D. 外阴膨隆 E. 胎膜已破
A. 保暖 B. 结扎脐带 C. 擦干羊水 D. 清理呼吸道 E. 新生儿Apgar评分
A. 胎盘娩出后,产妇需在产房内留观2小时 B. 产后2小时情况良好,护送回休养室 C. 检查阴道、会阴有无裂伤 D. 胎儿娩出后应立即挤压子宫,促使胎盘娩出 E. 胎盘娩出后详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A. 嘱产妇绝对卧床休息 B. 每1小时左右听胎心1次 C. 听胎心音应在宫缩间歇期进行 D. 鼓励产妇2~4小时排小便1次 E. .4~6小时测1次生命体征,血压在宫缩间歇时测量
A. 滴注缩宫素 B. 抬高床尾 C.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D. 做肛门检查,2小时一次 E. 采取膀胱截石位
A. 建立静脉通路 B. 继续观察2~4小时 C. 人工破膜 D. 针刺三阴交、合谷穴 E. 肥皂水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