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呈单纯囊性病变 B. 不含脂肪成分 CT显示肿块内有脂肪、软组织钙化和骨化 D. 畸胎瘤仅见于中纵隔 E. 一般可显著均匀增强
A. CT表现为边缘不清的不规则肿块 B. 纵隔受侵犯的主要征象是结构间脂肪层消失 C. 可沿胸膜反褶种植到同侧后纵隔、心包、后肋膈角区 D. 可通过主动脉裂孔和食管裂孔进入腹腔 E. 易发生肺内多发性转移
A. 腹腔大量积液 B. 胸腔大量积液 C. 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腹腔大量积液 D. 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腹腔少量积液 E. 胸腔大量积液合并膈倒转
A. 胸水位于膈脚的外侧 B. 界面征 C. 膈脚移位征 D. 裸区征 E. 腹水密度高于胸水
A. 胸腔积液位于膈脚向后移位 B. 积液量多时膈脚向后移位 C. 肝脾外缘模糊 D. 积液与肝之间可见新月形含气组织影 E. 积液不能贴近脊柱
A. 边缘较深的脐样切迹 B. 伪足征与分叶征形成机制相同 C. 细小毛刺征诊断肺癌的特异性并不高 D. 癌性空洞可为薄壁空洞 E. 癌组织沿肺泡壁生长形成小泡征
A. 右肺动脉位于升主动脉后方 B. 首先显示的肺动脉是左肺动脉 C. 主肺动脉高度与左肺动脉相等 D. 上腔静脉位于气管右侧,大小变异较大 E. 主动脉弓水平仅显示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弓
A. 11~14mm B. 5~8mm C. 15~20mm D. 20~25mm E. 15~25mm
A. 胸骨后两旁 B. 肺门 C. 气管旁 D. 隆突下 E. 胸椎旁
A. 壁侧前组 B. 脏侧前组 C. 壁侧中组 D. 脏侧中组 E. 壁侧后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