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P间隔延长 B. Q-T间期缩短 C. P-R间期延长 D. T波低平,S-T段成雨钩状 E. 心电图无变化
A. 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B. 普萘洛尔+维拉帕米 C. 地尔硫<sub>桌</sub>+普萘洛尔 D. 硝酸甘油+普萘洛尔 E. 地尔硫<sub>桌</sub>+维拉帕米
A. 尼莫地平 B. 尼群地平 C. 硝苯地平 D. 地尔硫<sub>桌</sub> E. 维拉帕米
A. 抑制肾素活性 B.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的生成 C. 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活性 D. 阻滞血管紧张素受体 E. 抑制β-羟化酶的活性
A. 肾上腺素 B. 多巴胺 C. 去甲肾上腺素 D. 阿托品 E. 东莨菪碱
A. 用于各型高血压,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 B. 防止和逆转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肥厚 C. 久用可易引起脂质代谢障碍 D. 升高血钾 E. 降低糖尿病、肾病等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性
A. 碘化物 B. 甲巯咪唑 C. 丙基硫氧嘧啶 D. 卡比马唑(甲亢平) E. 普萘洛尔
A. 约10h B. 约20h C. 约30h D. 约40h E. 约50h
A. 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 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C. 引起50%动物产生阳性反应的剂量 D. 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E. 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
A. 阿司匹林过量 B. 冷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C. 阿司匹林增加TXA<sub>2</sub>生成 D. 阿司匹林抑制PGI<sub>2</sub>的合成 E. 阿司匹林抑制PG合成,使白三烯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