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病毒 B. 核酶 C. 端粒 D. 核糖体 E. 端粒酶
A. 280nm B. 260nm C. 40nm D. 230nm E. 220mm
A. DNA分子进一步形成超螺旋 B. DNA双链形成左手螺旋 C. 新开互补碱基之间的氢键,双链解离为单链 D. 断开碱基与脱氧核糖之间的糖苷键 E. 3‘,5’-磷酸二酯键断裂
A. 碱基对可形成氢键 B. 溶液黏度增加 C. 在260nm处的吸光度降低 D. 多核苷酸链断裂成寡核苷酸链 E. 加入互补RNA链,再冷却,可能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A. DNA中G-C对比例越高,Tm越 B. DNA中A-T对比例越高,Tm越高 C. 核酸越纯,Tm范围越大 D. 核酸分子越小,Tm范围越大 E. Tm较高的核酸常常是RNA
A. 退火 B. 变性 C. 加聚合酶 D. 加连接酶 E. 以上都不是
A. 复制时的温度 B. 复性时的温度 C. 50%双链被打开的温度 D. 由B型转变为A型的温度 E. DNA开始变性时的温度
A.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含量占20% B. 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含量占60% C. 乌嘌呤和胞嘧啶含量占30% D. 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占50% E. 鸟嘌呤和胞嘧啶含量占70%
A. 核糖,磷酸,含氮碱基 B. 核苷酸 C. 核苷 D. T、A、C、G E. U、A、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