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米泔水样 B. 鲜红色 C. 黄褐色 D. 柏油样 E. 墨绿色
A. 尿道膜部扩张 B. 耻骨下弯消失 C. 耻骨前弯消失 D. 耻骨下弯与耻骨前弯均消失 E. 尿道三个狭窄都消失
A. 肠胀气患者 B. 尿失禁患者 C. 尿潴留患者 D. 盆腔炎患者 E. 腹泻患者
A. 对顽固性失眠者可予保留灌肠进行镇静、催眠 B. 肝昏迷患者可用肥皂水灌肠 C. 中暑患者可用28~32℃生理盐水进行大量不保留灌肠 D. 钠潴留患者可用生理盐水灌肠 E. 伤寒灌肠灌肠液量不得超过300ml
A. 观察记录粪便性质、颜色 B. 预防褥疮的发生 C. 鼓励多饮水 D. 嘱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 E. 以上都正确
A. 肛管插入约7~10cm B. 灌肠前将患者的臀部抬高10cm,以提高疗效。 C. 灌肠前嘱患者排尿排便 D. 选择较细的肛管 E. 如病变部位为回盲部,宜采取右侧卧位
A. 痢疾 B. 溃疡性结肠炎 C. 结肠癌 D. 霍乱 E. 十二直肠溃疡出血
A. 经常清洗尿道口 B. 多饮水并进行膀胱冲洗 C. 膀胱内滴药 D. 热敷下腹部 E. 经常更换卧位
A. 让患者稍停片刻,嘱深呼吸再缓缓插入 B. 嘱患者忍耐,用力插入 C. 拔出导尿管重新插入 D. 行局麻后,再插导尿管 E. 更换导尿管
A. 立即 B. 5~10分钟 C. 10~20分钟 D. 30分钟 E. 6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