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理盐水 B. 50%甘油 C. “1.2.3”溶液 D. 1%新霉素 E. 1%肥皂水
A. 抬高灌肠筒 B. 降低灌肠筒 C. 移动肛管 D. 嘱患者屏气 E. 立即停止灌肠
A. 给予普食 B. 尽量少喝水 C.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D. 禁食 E. 腹泻严重者应隔离
A. 保护肛周皮肤 B. 卧床休息 C. 重者禁食 D. 轻者给予流质饮食 E. 轻者多吃蔬菜
A. 尿毒症 B. 食大量苹果后 C. 膀胱炎 D. 血红蛋白尿 E. 酮症酸中毒
A. 肝炎患者 B. 骨折患者 C. 急腹症患者 D. 肺炎患者 E. 高热患者
A. 用28~32℃的等渗盐水 B.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C. 肛管插入7~10cm D. 保留1h以上 E. 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并记录
A. 立即 B. 5~10分钟 C. 10~20分钟 D. 30分钟 E. 60分钟
A. 洗肉水样 B. 浅茶色 C. 深黄色 D. 白色 E. 酱油色
A. 柏油样大便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B. 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呈陶土色 C. 痔疮出血时便后有滴血 D. 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 E. 暗红色下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