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也叫水浮莲,ニ十世纪初作为观赏植物被引入中国。后由于水葫芦本身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于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用作家畜尤其是猪的饲料使用,从而得到大面积推广。没想到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惊人,经常会出现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的问题,现在单是人工打捞的费用每年就高达1亿元。这说明
A. 该ー分为二地看问题
B. 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C. 改造自然必然导致生态的失衡
D. 自然界因人类的出现丧失了客观性
查看答案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句话体现的是实践基本特征中的
A. 自觉能动性
B. 物质性
C. 客观性
D. 社会历史性
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5年7月23日公布消息:天文学家发了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一一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与地球相似度之高,被形象地称为地球的“大表哥”。人类此次发现开开普勒452b,以及早前发现一系列地球“表亲”,都得益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从2009年升空到现在,这个以天文学家约輸内斯・开普勒命名的望远镜已经发现了超过千颗系外行星。而据NASA专家预计,“开普勒”号可以在银河系中发现50颗以上的类地行星。这一事例告诉人们,认识的客体是
A. 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 一切客观事物
C. 包括外太空在内的全部自然界
D. 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说明
A. 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
B.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C. 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
D. 认识来源于实践
2015年1月28日,苹果公司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没过几分钟,美联社的报道《苹果第一季度营收超华尔街预测》出炉。这篇行文流畅的报道是由一套自动化系统撰写发布的。这套系统每个季度能写出3000篇这样的报道,而同时,它对美联社的写作风格了如指掌。“机器人写稿”说明
A. 实践不再局限于人的实践
B. 机器可以进行独立的思维
C. 人类可以制造工具延伸和扩展人脑的意识活动功能
D.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