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问题: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查看答案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试翻译这首诗。
(2)如指导中学段的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
(3)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昌市)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42.5kin的山区二级公路路面施工,路线右侧濒临花溪河,属于沿溪线,河流的常水位3~4m深。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填隙碎石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选择湿法施工。现将施工单位对湿法施工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①在备料时,对集料的颗粒组成不做级配要求,集料最大粒径为铺筑厚度的0.5~0.7倍。②采用单层铺筑,严格按填隙碎石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③在“碾压滚浆”工序中,在无超高的平曲线路段与直线路段,碾压从公路中心开始,逐渐错轮向两侧路肩进行。④在设超高的曲线路段,碾压从公路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公路外侧路肩进行。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对以下项目进行实测检验: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厚度(△)。为保障行车安全,公路沿线填方高度超高6m的路段以及临河危险路段,在路基边缘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A。
问题:
1.写出施工单位选择的填隙碎石施工方法的理由。
2.逐条判断填隙碎石施工技术要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指出图中A的名称,简述其主要作用。
4.写出填隙碎石实测检验项目的漏项。
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工程K30+200~K30+500,地势平坦,路基断面形式为路堤,路堤边坡高度平均22.3m,路基填料为2公里外的路堑挖方,调运过来填筑,拟采用机械化施工。
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路基填筑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土质分析:借土土质主要为砂性土,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作为筑路材料较好。
(2)路基填筑:先进行基底处理,然后确定分层的松铺厚度,水平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填土宽度等于填层设计宽度。
(3)压实施工:由于土质为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前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了检查,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内压实。碾压机械的行驶速度最大不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横向接头的轮迹有0.4~0.5m重叠部分。压实度大于等于94%。
问题:
1.K30+200~K30+500的路基容易出现什么病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指出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为了检测该路段的压实度,路基土的现场密度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4.该段路基的土方运输与填筑施工的需要配置哪些主要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