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据研究,通过贸易中国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丝——银”对流出现的国际背景主要应该是()
A. 新航路开辟
B.工业革命的完成
C.殖民扩张的加剧
D.鸦片战争的爆发
查看答案
回眸百年,世界政治格局曾出现过①多极化趋势②美苏两极格局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演变的历史过程是()
A. 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一位美国学者如此形象地描写某大国关系:“每一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此大国关系最有可能是()
A. 二战前的日美关系
B.二战中的法德关系
C.“冷战”中的美苏关系
D.“冷战”后的美俄关系
“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是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应是()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不属于委托代理人在广东农村信用社办理销单位附属卡业务需提交的材料是()
A. 单位卡
B.“借记卡业务申请表“
C.法人代表有效身份证
D.授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