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姆的《远古童声》是一首组曲,由五首声乐曲、两首器乐插曲组成。亨策的重要作品如清唱剧《梅杜萨之筏》(1968),根据热里科(Gericault)著名的绘画写成,是一首献给格瓦拉的安魂曲。它表现了生与死的搏斗,也表现了对罪恶的现实的批判与对美好的社会主义的向往。( )
查看答案
诺诺使用整体序列手法更为成功的例子是在他的声乐作品中,特别是为独唱、合唱和乐队而作的《被打断的歌》 (1955-1956)o它根据抵抗运动战士控诉法西斯暴行的几封书信写成,结构严谨,充满激情和诗意。1956年在科隆首演,引起国际乐坛的广泛重视, 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诺诺还根据一首中国歌曲写成《经过太阳城》(1967),祝贺他女儿的诞生。作品采用偶然手法,由三个乐器组使用1/4音和录音带进行演出。( )
A. 对
B. 错
简约派的出现是最早对50、60年代反传统音乐的突破,部分是对序列音乐的反叛,它是有调性的;部分是受非西方音乐的启发。简约派音乐的代表人物是赖利、格拉斯、赖克和扬。( )
A. 对
B. 错
在与新浪漫主义有关的作曲家和作品中,贝里奥的《交响曲》(1968)占有突出位置。罗克伯格或许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与新浪漫主义有关的作曲家。彭德雷茨基的新浪漫主义倾向的作品有管弦乐曲《雅可布之梦》(1974)、《小提琴协奏曲》(1976)、《第二交响曲》(1980)、《波兰安魂曲》(1984) 等。其他与新浪漫主义有关的作品如亨策的《特里斯坦》(1974)、俄罗斯作曲家谢德林的舞剧《安娜·卡列尼娜》(1972)、克拉姆的管弦乐曲《时间与河流的回声》(1967)等。( )
A. 对
B. 错
第三潮流(third stream)这个名词是50年代末由美国作曲家舒勒提出来的。这一流派主张把西方现代专业音乐的手法和特点与各民族的流行音乐形式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最初,主要是指爵土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两者的结合。后来,又有所发展。伯恩斯坦(LeonardBemstein,1918-1990)的音乐剧《西区故事》(1957)就具有这样的性质。20世纪的拼贴手法在艾夫斯作品中可以经常发现,如他的《第四交响曲》(1909-1916)第二乐章中,有些不同的流行曲调是由乐队的各个声部同时演奏出来的。也有的作曲家把自己的作品取名为“拼贴”,如意大利作曲家克莱门蒂的舞台作品《拼贴4》(1979)等。( )
A. 对
B.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