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 )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A. 建立友谊
B. 社会交往
C. 学习生活
D. 婚姻生活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2010年末福州一位八旬老人摔倒路边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此事发生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指责路人冷漠的,认为世风日下;也有替路人辩解的,认为现在好人难当。--《 光明日报 》2011年01月13日北大吴志攀副校长参加北大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向所有北大校友提出倡议,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希望支持的北大校友转发。以上材料体现了道德的那些主要功能()

A. 道德的认识功能、调节功能
B. 道德的认识功能
C. 道德的认识功能、规范功能
D. 道德的认识功能、调节功能、规范功能

下列那一项不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

A. 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 生活地域的广阔性

强调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道德修养方式是()。

A. 学思并重
B. 省察克治
C. 慎独自律
D. 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道德修养重在()。

A. 掌握正确的道德认知理论
B. 践行
C. 知行合一
D. 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