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哪一项为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的前身?( )

A. 《六号门》
B. 《芦荡火种》
C. 《黛诺》
D. 《红嫂》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随着1952年开展“文艺思想改造”学习后,对当时的音乐批评工作也逐渐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比较突出的有:( )

A. 如对一些抒情歌曲创作(如对《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你是灯塔》、《拂晓的灯光》、《九九艳阳天》等歌曲)的批评及讨论。
B. 如,对贺绿汀一个“发言”在《人民音乐》上开展了将近一年的集中“讨论”(实质上是批判);对汪立三等人对“冼星海器乐创作的批评”进行的所谓讨论和批判等。
C. 对这些问题尽管曾引起有关领导的关心和积极引导,但是,它们实际上也因此遗留了不小的、影响深远的“后遗症”。
D. 以上三点都为选项。

歌曲《歌唱祖国》、《歌唱二郎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作者分别为:( )

A. 王莘、瞿希贤、时乐濛
B. 王莘、郑律成、刘炽
C. 王莘、时乐濛、周巍峙
D. 王莘、马思聪、宋扬

下列哪一首歌曲不是刘炽创作的?( )

A.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B. 《新疆好》
C. 《我的祖国》
D. 《让我们荡起双桨》

新中国成立后,大型声乐套曲创作的数量也不算少,最先引人注目的是( )。

A. 金帆作词、瞿希贤作曲的《红军根据地大合唱》(1956年)
B. 张文纲的《飞虎山大合唱》(管桦词,1951年)
C. 金帆作词、马思聪作曲的《淮河大合唱》(1956年)
D.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的大合唱《祖国颂》(1957年)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