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与土壤的摩擦系数为0.6,土壤密度为765 ks/m3,管道中心的埋设深度为1m,则管道单位面积受到的摩擦力为()N/m2。
A. 4 562
B. 4 498
C. 5 256
D. 6 256
直埋敷设电缆的接头配置,应符合()。
A. 斜坡地形处的接头安置应呈水平状
B. 接头与邻近电缆的净距不得小于0.25m
C. 并列电缆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不小于0.5m的净距
D. 对重要回路的电缆接头,宜在其两侧约3000mm开始的局部段,按留有备用量方式敷设电缆
实施阻火分隔的技术特性,应符合下列规定中的()。
A. 阻火墙、阻火隔层和封堵的构成方式,均应满足按等效工程条件下标准试验的耐火极限时间不高于1h
B. 除通向主控室、厂区围墙或长距离隧道中按通风区段分隔的阻火墙部位应设防火门外,其他情况下,有防止窜燃措施时可不设防火门。
C. 阻火墙的构成,宜采用阻火包、矿棉块等软质材料或防火堵料、耐火隔板等便于增添或更换电缆时不至损伤其他电缆的方式,且在可能经受积水浸泡或鼠害作用下具有稳固性
D. 阻火封堵、阻火隔层的设置,可采用防火墙料、填料或阻火包、耐火隔板等;在楼板竖井孔处,应能承受巡视人员的荷载
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应满足()。
A. 位于城镇道路等开挖较频繁的地方,可在保护板上层铺以醒目的标志带
B. 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用混凝土制作
C. 电缆应敷设在壕沟里,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
D. 位于城郊或空旷地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约5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