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A. 居民可支配收入
B.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C. 商品流通总额
D.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关于居民可支配收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B.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居民家庭日常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的
C. 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交纳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
D. 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包括从事第二职业、其他兼职和偶尔劳动得到的劳动收入
( )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着重大的影响。
A. 金融资产总量
B. 货币供应量
C. 外汇储备
D.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关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及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B. 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C. 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D.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狭义货币供应量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