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积极老龄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提出并采用的。

A. 80年代后期
B. 90年代中期
C. 90年代后期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阅读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请回答:(1)作者在这首词里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这首词抒写的线索是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展开?(3)小轩窗两句艺术地再现了什么情景?

世界卫生组织于()提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

A. 1987年
B. 1990年
C. 2015年

积极老龄化的含义比“健康老龄化”更加广泛。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时为了提高(),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

A. 生命质量
B. 生活质量
C. 物质保障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这段文字: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w)之。爱共(gōng)叔段,欲立之。亟(q)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叔死焉。佗(tā)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请回答:
(1)找出文中至今仍使用的一个成语。
(2)分析庄公人物形象,并分析作者使用什么方法刻画这一人物性格?
(3)祭仲是个什么性格的人?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