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长恨歌》理解正确的选项有
A. 从开头到“惊破《霓裳羽衣曲》”是第一部分,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生活,以及由此导致的荒政误国和安史之乱的爆发。
B. 从“九重城阙”到“魂魄不曾来入梦”是第二部分,写马嵬驿兵变,杨贵妃被杀,以及以后唐明皇对杨贵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
C. 从“临邛道士”到诗末,是第三部分,写唐明皇的诚心终于感动上天,杨贵妃死后成仙,对唐玄宗一往情深,两人经常在梦中相见,这是对唐明皇的讽喻规劝。
D. 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另一种观点认为,此诗前一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一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还有一种看法,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一半写“恨”之因,后一半写“长恨”本身,“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恨”。
下面是对《锦瑟》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的理解,无误的有哪些?
A. 运用了比兴手法,由锦瑟生发了对自己人生的回忆。
B. “五十弦”喻往事繁多,其中也隐含已逝的年华很多。
C. 由于诗人慨叹自己已年逾半百,才会有下文的忆旧的心理。
D. 无端的锦瑟弦更长,音更优美绵长,有绕梁三日之神妙。
“景中有情”是《蝶恋花》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点,下列赏析正确的有
A. 开篇写“庭院”深深,“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表现女主人公独处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邃环境中身心的压抑与禁锢。
B. 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庭院外面浓阴繁茂、绿叶纷披,院内楼房高大、门户重重的景象,把这个深宅大院的幽邃而又神秘的气氛渲染得特别浓重。
C. 篇末“泪眼问花”,实即含泪自问。
D. “乱花飞过秋千去”,更昭示了“天地终无情”的冷酷现实,从而真切地表现了少妇难以明言的无奈和内心的隐痛。
对《雨霖铃》赏析正确的有
A. “寒蝉凄切”──蝉声本是聒噪的,诗人却以“凄切”来形容,恰好含蓄地表现了当时的心情;宋代汴河两岸多植柳树,“高柳乱蝉嘶”,这开篇四字又暗示了送别的环境。
B. “都门帐饮无绪”──不仅明写送别的地点,而且毫无隐晦地暗示了送别时的情感世界──无绪饮酒。
C.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尽管我留恋,我思念,然而,我走了又去,去了一程又一程,经历了千里风尘,我终于来到辽阔无垠的楚地。
D. “此去经年„„更与何人说”──我这一走,至少得有一年。恋人啊,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纵然有深情蜜意,我还能向谁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