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客至》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 《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 《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 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
D. 诗人与客喝得酩酊大醉,隔篱呼邻,醉态毕露,由此可见饮酒气氛相当热烈。
《前赤壁赋》中,表现人生无常的语句有()
A.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 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E.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下片写山时连用的三个绝妙比喻,分别是()
A.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
B. 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C. 如对文章太史公
D. 烟雨蒙蒙
下列对《沁园春·灵山齐庵赋,时筑偃湖未成》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词开篇即气势不凡。连续使用了“叠嶂”“万马”“众山”多个意象,动景与静景相结合,先声夺人。
B. “老合投闲”三句,语言诙谐,略带自嘲:如今人老,当过闲散生活,老天却让我来检校 “长松大军’’。
C. 上阕末尾,“龙蛇影”“风雨声”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烘托“吾庐”的环境,暗示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形势。
D. 在上阕写山之“形’’的基础上,下阕写山之“神”,以古代人事传山水之神的这种写意笔法,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