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他的《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以下有关殷商与西周的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殷商到西周,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
B. 商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周有“凤鸣岐山”的传说,两个时代都相信天命,是神本文化。
C. 周的统治者提出了“明德配天”“以德配天”的思想,强调“修德”、“敬天”、“保民”。
D. 西周时期“德”的提出,是中国文化史上里里程碑式的大事件,德治、仁政的思想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是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和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础和骨架。
查看答案
以下对西周的礼乐文化表述正确的是
A. 礼是指礼节、礼仪、规范、制度。周礼包含祭祀、丧葬、交际、征战和吉庆五大类。各级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乐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
B. 礼制用于划分尊卑等级
C. 乐是与礼制相配的情感艺术系统。
D. 单纯强调“礼”可能会造成等级间的距离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乐”的作用就是与“礼”相配合,起调和关系、融合感情的作用,消解由“礼”所带来的等级差别感,以达致和谐的理想境界。
西周时期周公创立的宗法制度包括
A. 禅让制
B. 嫡长子继承制
C. 分封制
D. 宗庙祭祀制
以下哪些现象反映了西周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A. 家族制度、家族观念长盛不衰
B. 家族制度政治化,一姓一家族统治一个朝代,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
C. 家国同构,忠孝相通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以下关于儒家和道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
B. 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
C. 道家强调个人对家族、国家的责任,儒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D. 道家强调宗法伦理,人际协调;儒家超脱社会伦常,把复归自然当作寄托身心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