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男性,56岁。2年来消瘦、乏力,近5天来发热、嗜睡,1天来意识障碍急诊入院,既往患乙型肝炎多年,吸烟史20年。查体:T37.5℃,P8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lHg,神志不清,现膜轻度黄染,颈软,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用性。尿常规无异常,化验血Hb110g/L,WBC3.4×10^9/L,Pl192×10^9/L。针对该患者的发病机制,应选择的治疗措施是

A. 降血氨药物
B.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C. 机械通气
D. 降颅压治疗
E. 抗感染治疗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 消化性溃疡
B. 胆道出血
C. 痔、肛裂
D. 急性胃炎
E. 肠道肿瘤

男,62岁。进食坚果后呕鲜血约30m1,随后排黑便约400ml。慢性乙型肝炎病史30余年。有可能的原因是

A. 糜烂性胃炎
B. 胃癌
C. 食管责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D. 消化性溃疡
E.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男性,26岁。排柏油便2天,加重伴头晕、心慌半天急诊人院。既往无肝病史、近期无用药史。查体:BP70/40mmHg,心率120次/分,腹平软,无压痛,肝、脾助下未触及,四肢末梢发凉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胃癌
B. 十二指肠溃疡
C. 胆道出血
D. 急性胃炎
E. 肝硬化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急性胃炎的主要机制是

A. 激活磷脂酶A
B. 抑制前弹性蛋白酶
C.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D. 促进促胃液素(胃泌素)合成
E. 抑制脂肪酶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