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患者,女,24岁,入住新居后频繁咳嗽并气喘,查体显示肺部有明显哮鸣音,考虑为支气管哮喘。如果患者PaCO2逐渐增高,则表明 (1分)

A. 没有临床意义
B. 表示病情好转
C. 表示病情加重
D. 表示发作早期
E. 表示出现心血管并发症

查看答案
更多问题

患者,男,65岁,吸烟40余年,慢性咳嗽、咳痰20余年,近2年来劳累时有气急。查体:两肺呼吸音减弱,肺下界下移,两肺底有细小啰PaO285mmHg。患者氧分压下降的机制是(1分)

A. 肺血管收缩所致的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B. 肺气肿所致的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C. 胸腔积液所致的限制性通气障碍
D. 支气管哮喘所致的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E. 气胸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

呼吸衰竭病人在应用人工呼吸机和呼吸兴奋剂过程中出现颜面潮红、面部肌肉颤动、烦躁不安等现象,应该考虑 (1分)

A. 呼吸兴奋剂过量
B. 痰液堵塞
C. 通气过度
D. 通气不足
E. 呼吸性碱中毒

患者,男,72岁,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史20年,胸闷、气短加重1周。血气检查: pH7.29,PaCO278mmHg,PaO258mmHg,HCO3-32mmol/L。据此判断,患者酸碱失衡的类型最可能是 (1分)

A. 失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B. 代谢性酸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D. 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E. 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患者,女,74岁,3年来每于秋冬季节受凉后反复出现咳嗽、咳少量白痰,6个月前出现劳累后气促、剧烈咳嗽、伴有胸闷心悸。胸部CT提示“肺间质纤维化”。下列哪项不是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下降的机制 (1分)

A. 肺的顺应性下降
B.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C. 肺通气功能障碍
D. 弥散功能障碍
E. 解剖分流增加

答案查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