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被认为是破解“垃圾围城”的有效方法。但是,民众分类意识不足,分类知识欠缺、参与热情不高以及当前垃圾桶上分类标识模糊和整个垃圾分类回收链条不完整,造成垃圾分类难以真正推进。这告诉我们( )①主客观条件的不足共同制约着垃圾分类的推进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重要条件③要用高度的热情武装头脑并指导垃圾分类④立法严禁垃圾产生是破解困局的首要前提
查看答案
联合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过去几十年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动物和植物多样性迅速减少,疾病、洪水和火灾等发生也更为频繁。这说明()①保护生态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③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④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理解()
A. 供给性
B. 倾向性
C. 结构性
D. 周期性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A. 2020
B. 2025
C. 2030
D. 2035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 )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A. 提高产品商品质量
B. 提高供给侧体系质量
C. 提高生活物质水平
D. 提高供给物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