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突触前抑制的机制是
A. 突触前膜K+通道磷酸化而关闭
B. 进入突触前末梢的Ca2+减少
C. 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D. 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介导
E. 突触后膜产生IPSP
关于突触前易化的产生,正确的是
A. 结构基础和突触前抑制完全不同
B. 到达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频率高
C. 有多个兴奋同时到达突触前末梢
D. 进入突触前末梢的Ca2+增多
E. 突触后膜有多个EPSP发生总和
下列有关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双向传布
B.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C. 不衰减性传递
D. 兴奋节律不变
E. 不易疲劳
根据测定,兴奋通过一个突触的时间为
A. 0.1-0.2ms
B. 0.3-0.5ms
C. 0.7-1.0ms
D. 1.5-2.5ms
E. 3.0-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