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它不因认识主体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这体现了真理具有( )。
A. 客观性
B. 主观性
C. 一元性
D. 相对性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凹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由此,人们关于空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人类对三角形内角之和的认识过程说明了( )。
A. 真理不是唯一的
B. 真理具有相对性
C. 真理因认识主体的不同而不同
D. 人类永远无法正确认识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
真理发展的规律是( )。
A. 相对真理是包含着错误的真理
B.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C. 真理永远处在由绝对向相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D. 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分离的
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所决定的
B.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C. 真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所决定的
D. 真理的有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所决定的